第十四章:战争结束
西线战场上,华工旅坚守在对峙前沿,每日都在高度紧张的氛围中度过。虽无大规模战事爆发,但双方剑拔弩张,一触即发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战的局势风云突变。美国携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加入协约国阵营,瞬间打破了战场的力量平衡,同盟国开始在多条战线上节节败退,德军的颓势愈发明显。
即便如此,与华工旅对峙的德军依旧保持着相当的警惕,丝毫没有松懈的迹象。李华深知,越是在这种时刻越不能掉以轻心,他一方面督促战士们加强防御,确保防线万无一失;另一方面,敏锐捕捉着战局的每一丝变化,思考着华工旅未来的方向。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——带领这群生死与共的兄弟,在未来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,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国度。
1918 年 11 月 11 日,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,德国宣布投降,第一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。消息传来,整个协约国阵营沉浸在狂欢之中。巴黎的大街小巷,人们欢呼雀跃,互相拥抱庆祝,香槟酒的瓶塞四处飞溅。华工旅的战士们同样激动万分,他们涌上街头,与法国民众一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。
王虎兴奋得满脸通红,他高高举起手中的钢盔,大声呼喊:“我们赢啦!这几年的苦没白吃,那些牺牲的兄弟们可以瞑目了!”身旁的战士们也跟着欢呼起来,声音中夹杂着激动的泪水。这些年,他们历经无数生死考验,从凡尔登的炼狱到康布雷的血火,再到西线漫长的对峙,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。
陈峰感慨万千,看着热闹的庆祝人群,对身边的战友说道:“战争终于结束了,可咱们的路还长着呢。不知道以后大家都要去哪儿。”
赵强拍了拍陈峰的肩膀,笑着说:“不管去哪儿,咱们一起!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,还怕以后没好日子?”
李华站在一旁,看着战士们的庆祝,心中既欣慰又忧虑。他深知,战争的结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。对于华工旅来说,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。他们远离家乡多年,如今战争结束,归心似箭。但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,回国的交通如何解决?回到国内后,他们又该何去何从?更重要的是,李华心中那个关于建立国家的梦想,该如何实现?
庆祝过后,李华迅速恢复冷静,召集各营营长开会。“兄弟们,战争结束了,但我们面临的挑战才刚开始。我们首先要解决回国的问题,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。”
孙明推了推眼镜,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营长,回国的船只和物资都需要大量协调,法国方面不一定会全力支持我们,这恐怕是个难题。”
王虎皱着眉头,瓮声瓮气地说:“管他呢,大不了我们自己想办法。实在不行,抢一艘船回去!”
李华摆了摆手,说道:“王虎,别冲动。我们还是要尽量通过正规途径解决。接下来,我去和法国军方以及相关部门沟通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同时,咱们要对战士们进行技能梳理和培训总结。这几年大家在战争中学到了不少军事技能,在法国也接触到了各种先进知识,这些都是我们未来的宝贵财富。我们要做好准备,无论未来在哪里,都能凭借这些本事闯出一片天。”
会后,李华便开始马不停蹄地与法国方面交涉。然而,事情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。法国方面出于自身战后重建的考虑,并不希望华工旅就这样轻易离开,他们试图劝说华工们留下来参与法国的建设。而且,部分法国势力对华工旅在战争中的贡献依旧持有偏见,认为他们只是廉价劳动力,不愿意为华工旅回国提供便利。
面对法国方面的重重阻碍,李华陷入了两难境地。一方面,战士们归心似箭,渴望早日回到祖国;另一方面,要实现建立国家的梦想,需要争取更多资源和支持。李华该如何突破困境,带领华工旅踏上回国之路?